<progress id="cna89"></progress>

        <button id="cna89"></button>

        這肯定是科普界最有趣的賬號??!趣科普,讓科學流行起來!
        收藏

        符合黃金比例的臉型真的是“完美”的嗎?

        原創
        黃金比例 黃金比例分割
        趣科普

        如果要評選世界最美面孔,大家一般會從哪些方面考量,鼻子、眼睛或者是嘴巴?而在大多數整形外科醫生的眼中,判斷一個人面部是否好看需要進行“黃金比例測試”,也就是根據一個人的面部比例與黃金比例的接近程度來評估TA的面部美感,但是,這種比例真的能代表美麗嗎?

        Amber Heard

        大約2400多年前,畢達哥拉斯學派首先發現了黃金比例。到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數學家歐多克索斯第一個系統地研究了這一問題,并建立起比例理論。在歐多克索斯研究基礎上,亞歷山大的歐幾里得進一步論述了黃金分割,并定義了從一根線的劃分中得出的比例為“黃金比例”,成為最早的記錄黃金分割的論著。

        簡單來說,你設想有一根線,然后要將其分為兩部分,如果按照上圖的方式劃分,將C點作為分割點,那么AC與CB的比率會等于AB與AC的比率,通過一點點簡單的數學運算就可以獲得這個比值。

        即AC與CB的比率等于無理數1.618,恰好是1和5的平方根之和的一半。

        而在歐幾里得定義之后的幾個世紀里,越來越多的數學家對這個比值著迷,并發現了更多與黃金比例相關的自然現象和規律,比如著名的斐波那契數列( 1、1、2、3、5、8、13、21、34 ……),隨著數字變大,上一個數字與下一個數字之間的比率越來越接近φ(13/8 = 1.625、21/13 = 1.615、34/21 = 1.619 等等)。

        向日葵中的斐波那契數列

        此外誰能想到,從植物的葉子和種子排列組合到某些晶體的結構,甚至某些星系旋臂中漂亮的螺旋,都有著黃金比例的影子。這條看似普通的線仿佛是上帝手中那根編織世界的延長線,串聯了一個又一個的領域。

        從古代藝術到“完美面具”

        受畢達哥拉斯學派及其對數學之美的影響,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提出物理世界是相對“真實”世界的完美投影,有些真理或理想只能通過邏輯推理在物理世界中瞥見,或者創造出完美對稱的秩序。以致于這對后續西方文化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自然科學在內的大多數的假設或規律都帶上了美感。

        到了17世紀中期,德國數學家阿道夫·蔡辛(Adolph Zeising)曾在他的出版的書中聲稱世界上所有最美麗和最基本的比例都與黃金比例有關,這也導致了當時一種很流行的說法,即古希臘的藝術和建筑看起來非常美麗的原理是因為它們都具有黃金比例。2017年雅典的帕特農神廟被評為世界上最美的建筑之一,據稱其符合黃金比例。

        但事實并非如此,《劍橋考古雜志》中一篇文章對古希臘公元前 5 世紀到公元 2 世紀的 15 座寺廟、18 座紀念性墓葬、8 座石棺和 58 座墓碑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黃金比例在公元前五世紀的古希臘建筑中壓根沒有,而在公元前三世紀和公元二世紀也很少使用。實際上,除了數學和命理學之外,黃金比例基本上沒有在古希臘的其他學科中存在。

        然而,這并不影響黃金比例的“神圣性”,直到今天,黃金比例因其所謂的視覺美感在自然、藝術、音樂、建筑乃至人體等方面都視為上上之選。

        將黃金比例應用到人臉的人是一位美容外科醫生斯蒂芬·R·馬夸特,在2002年,他聲稱發現黃金比例可以決定了人的面部比例是否美麗,并且當鼻子的寬度與嘴唇的寬度比為0.618的面部最美。

        之后,馬夸特為整容外科界創造一個代表“完美”的面具,也稱為馬夸特面具,黃金比例也成為整形領域的一個標桿。當你戴上了馬夸特面具后,你就是完美的。那么這個面具是何而來呢?

        圖源見水印

        為了研究“更具有吸引力”的面孔,馬夸特收集了大量電影演員和模特的面部比例,對此“精準”的人群的研究從而形成了馬夸克面具。

        但顯而易見,這種方式得出的結果非常片面,后來有研究表明,馬夸特面具僅僅代表了少數男性化的西北歐女性的面部特征,說白了就是在時裝模特中經常被提及的“高級感”。

        對于南非、南亞以及東亞等地區的人并沒有任何參考價值,不過,有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面部美的一些“柏拉圖式”特征,比如對稱性、平均性、性別二態性、皮膚紋理以及未知的變數...

        然而,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黃金比例φ決定了面部美感,也沒有任何一個數字可以普遍地代表美。

        參考資料:

        https://plus.maths.org/content/myths-maths-golden-ratio

        https://doi.org/10.1017/S095977431400020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8175168/

        評論
        科普科普知識的搖籃!
        少師級
        從古代藝術到“完美面具”,人到底從那幾個方面評審美不美,我認為個人欣賞的角度不同,就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心靈美才是最美的,你們說對嗎?
        2022-10-26
        無限探索者
        太傅級
        藝術之美,人類之美,面部美感,不是簡單對稱和黃金比例的事,不是科學的事。沒有一個神奇的數字可以普遍決定美。
        2022-10-27
        人心不古,冷暖自知
        少師級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黃金比例決定了面部美感,也沒有任何一個數字可以普遍地代表美。
        2022-10-27
        中文av高清无码
        <progress id="cna89"></progress>

              <button id="cna89"></button>